趙奎鳳在寫學習筆記。
第三代包鋼人高明。
□記者??劉向平??通訊員??雷媛媛
走進趙奎鳳的家,干凈整潔,紙、筆、書、墨擺放齊整。76歲的趙奎鳳和78歲的丈夫高祝榮正在學習黨史。老兩口精神矍鑠、聲音洪亮,精氣神十足。
趙奎鳳回憶說,50年代初期,黨中央決定在包頭市建設工業(yè)基地,她的父親趙榮光在黨的號召下,攜帶一家6口來到了人煙稀少、黃沙漫天的包頭支援包鋼建設。初到包頭時,全家擠在不到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生活。“進門就是炕”是趙奎鳳難以忘懷的童年記憶?!澳菚r候去包鋼上班還沒有路,我父親每天沿著昆都侖河的河槽子步行,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,就這樣堅持了20多年?!?/p>
70年代初,作為這個大家庭中的第二代包鋼人,趙奎鳳、高祝榮夫婦走進了包鋼初軋廠,分別成為生產(chǎn)一線的樣板劃線工和車工。全家的住所也從小平房搬進了小一室半的樓房里。隨著昆河北橋、中橋竣工通車,包鋼工人結束了走河槽子上下班的歷史,趙奎鳳夫婦也買了自行車。從部隊退伍下來的高祝榮一心想學門技術,在鐵屑飛濺的車床上精心打磨自己的手藝。趙奎鳳也毫不示弱,埋頭在角尺、鋼板尺、劃針等工具中,傾盡了自己的青春年華。在此期間,他們的孩子高明、高芳相繼出生,“那時候沒有人幫忙看孩子,只能把他倆送到包鋼的哺育室里,早上送,晚上接,唉,欠孩子的太多了?!壁w奎鳳不無愧疚地說。
80年代末,趙奎鳳向廠里遞交了調房申請,很快,得到了廠領導的批復,他們一家搬進了大一室半的新房子里。
90年代初,在包鋼哺育室成長起來的高明接過了父母手中的接力棒,成了這個大家庭中的第三代包鋼人。“當時掄大錘還不能戴手套,不然大錘容易飛出去,”高明伸出自己的手掌給記者看,“那時候手上都是繭子。”一旁的妻子閆麗鳳滋味也同樣不好受,處在冬冷夏熱的薄板廠軋輥間里開橋式吊車……
時針指向21世紀。趙奎鳳老兩口再次分到了新房子,住進了現(xiàn)如今三室一廳的家。高明的廠子購進了新型液壓機,再也不用工人們掄大錘把鋼縫砸實。閆麗鳳也坐進了寬敞明亮的辦公室。前幾年,高明夫婦又買了嶄新的大三居。如今,養(yǎng)花、喂魚、品茶、練字、學習是老兩口晚年生活的主要內(nèi)容,他們安逸并幸福著。
采訪結束時,已是夕陽西下。趙奎鳳提起了筆,又開始了她每天都堅持的黨史學習教育筆記。閆麗鳳也從冰箱里拿出排骨準備做晚飯?!耙驗樵ò?,你家?guī)状嗽^,你們后悔嗎?”記者問。“不論在哪兒,只要跟著共產(chǎn)黨走,就不后悔!”一下午寡言少語的高祝榮突然接過話來,眼神堅定。(編輯 趙金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