薩迦法王鐵盔甲主要由頭盔和身甲兩部分組成。其中,頭盔為鋼質(zhì),直徑23.5厘米,后高40厘米,由6瓣弧形鋼片卯榫焊接而成??敳苛⒂欣t管。頭盔下圍是皮條串制的鐵甲片盔搭、織錦緞與皮毛縫合的頸甲、織錦護耳組成。
甲身長80厘米,胸圍112厘米,上窄下寬狀,兩臂及領(lǐng)口處留空,呈背心狀。通體用皮條將鐵甲片穿編、連綴而成,甲片橫向為左片壓右片,縱向為下排壓上排。因甲片狀如柳葉片排比組聯(lián),所以稱柳葉甲。柳葉甲自上而下有10圈甲片連接,為甲身10屬。頸甲、護耳和裙甲為織錦與皮毛縫合而成,織錦以黃、紅、藍、綠為基色,有牡丹、菊、云紋、寶相花等圖案紋樣。
▲織錦緞面的裙甲。
八思巴(1235—1280)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第五代祖師。1260年,元世祖忽必烈即帝位后,封薩迦八思巴為國師,賜玉印,授為“灌頂國師”,封為大寶法王。由此,薩迦第五代祖師八思巴被稱為薩迦法王。
八思巴不僅是帝師、國師,處理西藏事務的高級顧問,也是元朝中央政權(quán)的一名高級官員、西藏地方政權(quán)的代表。1264年,忽必烈在中央政府中設立總制院(到1288年改名為宣政院),授八思巴兼管院務,掌管全國的佛教事務,以及西藏地區(qū)的政教事務。
鎧甲是冷兵器時代重要的戰(zhàn)備物資,在戰(zhàn)爭中,擁有鎧甲的質(zhì)量和數(shù)量對軍隊的戰(zhàn)斗力、封建皇朝的鞏固至關(guān)重要。研究表明,中國歷史上的歷代帝王,既重視提高鎧甲制造的能力和品質(zhì),又嚴令“禁甲不禁兵”。從材質(zhì)、制造技術(shù)、形制等方面看,薩迦法王鐵盔甲為元代柳葉甲的典型代表,其頸甲、護耳和裙甲中織錦緞的裝飾使用,是軍用防護裝具中少見的,證明了其物主地位的尊貴。
從其歷史背景、社會影響看,薩迦法王鐵盔甲作為元朝皇帝的御賜物品,不僅是漢、蒙古、藏各民族在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文化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反映,也是元朝時期統(tǒng)一多民族國家的見證。